日本水產研究及教育機構之開發調查中心正在檢討秋刀魚棒受網漁船兼營北太平洋紫魷(赤魷)漁業,以維持漁船可全年作業之可行性。此兩種漁法為均需使用集魚燈之漁業,其相容性高,而且兩魚種之漁期重疊時期少,有納入兼營紫魷漁獲作業之空間。目前該中心正在評估現有設備重複使用及獲利能力,也決定租用一艘棒受網漁船,進行兼營紫魷魷釣漁業之漁撈試驗計畫。
開發中心此一計畫的具體實施日程是於今年秋刀魚漁期結束後進塢,先裝置5台魷釣機與水下燈等簡易配備,並於2025年3月在三陸近海進行紫魷漁撈作業。接著再進塢增加裝設20台魷釣機,量身訂作與專業魷釣船一樣,於5-7月於北太平洋公海水域進行紫魷之漁撈作業,漁撈作業將在8月開始的秋刀魚漁期前及時結束。此漁撈試驗作業將評估二漁法均可使用之設備及必須改造配備之成本。另外集魚燈等則將使用租用漁船之燈具,但要提前檢查其燈光分布及配置位置。倒是秋刀魚棒受網改為魷釣時所需之平衡傘錨、船首滾輪及魷釣機等均需增加裝備。在確定作為兼營魷釣漁業之基本需求後,接著要評估要多少船員可以捕獲多少魷魚等。
此兼營漁業之漁撈試驗調查將租用根室市石垣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之若潮丸第8號(199船噸)。該船配備有冷凍機,確定可以於船上進行紫魷漁獲之處理與凍結等事宜。此漁撈試驗調查項目含其製品的市場評價,及年間實際收益等,以探索秋刀魚漁業導入兼營魷釣後,週年作業之可行性,作為該漁業未來的改革選項之一。其目的除期待秋刀魚棒受網漁船的收益可以向上提升外,船員可以週年僱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據中心人員稱對船東的訪談顯示出「留住船上人員」的強烈意願。透過全年漁船均可營運,讓船員可安心的繼續留船工作,以減少離船船員的數量,更可讓年青船員比單獨在秋刀魚棒受網工作更早累積足夠的海上經歷,早日挑戰海上技師考試。
該中心主任山下秀幸強調,該計畫項目對日本公海紫魷漁業漁船也有好處,隨著作業船數增加,漁場探勘範圍也隨之擴大。此外,他也表示該中心去年一直在進行的高精度漁場探索也將於此漁撈試驗船繼續進行,包括船舶的搖晃導致凍結製品品質與價格的變化等結果,均將與魷釣業者分享成果,為魷釣漁業做出貢獻。
事實上,近年來秋刀魚與日本魷之漁獲量均急遽減少,根據日本農林水產部漁業與養殖業生產統計顯示2023年日本秋刀魚之漁獲量比前一年增加40%,為2萬5,800公噸,雖然終結連續4年減產之紀錄,但仍然僅為10年前(即2013年)產量之17%而已。而日本魷2023年產量只有1萬9,600公噸,不但產量跌破2萬公噸,更僅為10年前產量之11%而已。因此日本水產廳舉行「漁況低迷問題」檢討會,其中在一次關於漁業如何因應海洋環境變化的討論會上,建議實施多漁法混合作業。事實上台灣之秋刀魚漁業,也是利用不同漁場,且位於南大西洋以阿根廷為漁獲對象之魷釣漁船來兼營的。在此一背景下,開發中心在水產廳的預算委託下,進行此一兼營漁獲試驗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