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赤魷

學名

Ommastrephes bartramii(Lesueur, 1821)

各國標準名稱

英名 - Neon flying squid
西名 - Pota saltadora
法名 - Encornet volant

 

科名

亞科名

屬名

中 名

真魷科

赤魷亞科

赤魷屬

學 名

Ommastrephidae

Ommastrephinae

Ommastrephes

體型

        身體大型。最大外套長—北太平洋53公分,南太平洋65公分,大西洋86公分。

形態特徵

        外套膜肌肉質,前段圓筒形,後段漸縮成圓錐形,後端稍為細尖。背面前緣鈍三角形,腹面前緣淺凹。鰭肌肉質,大,寬菱形。鰭長有外套長的35~45%,鰭寬有60~70%。鰭前緣薄膜狀,鰭後緣後半段稍凹。頭寬與外套膜開口相同或稍狹窄。漏斗溝顯著,馬蹄形,前端窩有7~9條縱褶,窩的左右有4~5條側溝。側溝不很明瞭。各腕粗壯,腹側面的保護膜發達。第Ⅲ腕的游泳膜特別高,呈三角鰭狀,腹側保護膜也特別擴張,略呈扇子狀,並有肌肋。但保護膜的大小,依魷群會有變動。各腕有2列吸盤,人吸盤齒環有20~30個大小銳齒,靠基部側都是小齒。雄魷右或左第IV腕生殖腕化,末端部約1/3吸盤縮小至消失,光滑。生殖腕長比正常的第IV腕稍短。觸腕穗稍有膨大,有4列吸盤,中央部內側2列吸盤特別大,約有外側列吸盤的3倍。大吸盤齒環每90度有l個大銳齒,間有5~10個小乃至微小銳齒。末端部4列小吸盤,每列20~29個。基部小吸盤背側列間有2~3個肉瘤,在肉瘤下的觸腕柄部有4~6個小吸盤。基部至柄部的小吸盤齒環都平滑沒有齒。

分布

        全世界亞熱帶乃至溫帶海域,但不在赤道海域乃至熱帶海域。

習性

        主要在大陸棚以外的純外洋性種類。棲息在表層至1500公尺水深,夜間浮上表層游泳,日間潛下。在西北太平洋有明顯的季節移動,1~4月分布在北緯25~35度海域,此後隨著暖水北上,6~9月間到北緯38~46度間冷暖混合水域索餌成長。以後隨著暖水南退而南下,到南方海域交配,冬季在更南海域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