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年度的日本魷TAC初步定為1.92萬公噸,比前一年度大幅減少6萬公噸。但進入夏季漁期後,作為日本魷冬季發生群洄游海域三陸地區濱太平洋沿近海的漁獲量增加,含國家保留配額在內的TAC已出現短缺現象,漁民被迫休漁或限制漁獲量。今年9月19日,日本魷TAC進行了首次期中修訂,將年度漁獲配額增加6,600公噸。

無獨有偶的是據日本北海道機動漁船協會之消息指出,從7月開始進入2025年日本魷管理期(2025年7月-2026年6月)之南韓,迄8月22日止之漁獲量為9,200公噸(含漁獲試驗配額在內),比前一年同期漁獲量增加3.7倍。但就南韓之TAC消化率而言,只有16%而已,與過去相較雖然仍然處於低水準。但顯示今年南韓也與日本一樣,日本魷漁況比前一年同期大幅轉好。

就南韓依漁業別而言,其沿岸小規模漁業之漁獲量為3,760公噸,為去年同期之4倍,西部拖網漁業則成長4.3倍為2,940公噸;西南海區中型拖網(漁獲試驗作業)成長6.8倍為884公噸;大型拖網則成長40倍為441公噸,以上這些為以南韓濱黃海的西海岸為主要漁場漁業的漁獲,佔南韓總漁獲量之近九成(87%)。此外近海魷釣漁獲量較去年同期成長64%為1,173公噸,中型拖網也成長三成為2公噸,幾乎所有漁業之日本魷漁獲量均較去年同期高。

近年來南韓的日本魷漁獲漁場主要在其濱黃海西側水域,2017-2024年漁汛管理期,西側漁場漁獲比例由38%,成長到79%。因此,北海道機動漁船協會專務原口聖二認為,日本魷冬季發生群的資源評估中,如果剔除2023年起南韓西岸漁獲量的話,將導致日本魷冬季發生群資源水準的低估。

原口聖二進一步表示日本魷之TAC是根據日本科學研究機構建議而設定的,但研究機構之資源評估排除了與日本重疊利用該資源的南韓漁獲資訊,因此該建議之準確性不能說很高。結果導致日本之日本魷漁業在過去數年間,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進行漁獲配額之調整,但這些調整似乎不具建設性」,因此他再次呼籲應改進。

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IF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