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政府做出將於2023年夏天之前開始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的ALPS處理後廢水排放入海的政策宣示後,水產廳於2023年5月29日,在廳內的記者招待室內,針對分析海洋水產品內含「氚」元素的相關問題,進行詳盡說明。在「儘可能提早向水產品生產者與消費大眾提供檢測分析結果,以避免產生不實謠言」的規劃下,繼於2022年度結束前,以北海道至千葉縣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為中心,針對從產地市場所取得漁獲物採取精密分析後,水產廳表示,於2023年度,相關單位還會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半徑10公里的範圍內採集相關樣本,並迅速進行相關的分析研究。

要進行所謂的精密分析,1個檢體所需要的檢查時間大約是1個半月,且不滿1貝克/公克的濃度也可以做到詳盡的檢測。於2022年度時,從北海道往南至千葉縣的東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共檢測分析了大約200個檢體,結果顯示全部都沒有超出檢測上限值。

至於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半徑10公里範圍內,目前的狀況是屬於漁撈作業自行休漁的區域。所謂即將進行迅速分析,是以大約10貝克/公克的濃度作為檢測上限值,並且在檢測後隔天或是再隔一天,就能得知相關結果。

針對檢體所進行的精密與迅速分析結果,都會在水產廳官方網站上公布。有關擬實施的分析期間,目前已規劃將落在ALPS處理後廢水排放入海後的1個月左右之間,包含周末在內,將儘可能做到每天都會進行採檢與分析,而且也有可能將延長實施的期間。至於分析時所需要的檢體,則會分別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北側與南側等2處進行樣本採集。

在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針對放射性「銫」元素,除福島縣政府所進行的官方檢測工作外,地方漁會也推動自主檢查活動。自2015年以後,超過基準值上限的案例僅有4起,現階段還處於被禁止出貨販售狀態的漁獲物,也只剩下許氏平鮋(又名黑曹以魚)1個魚種而已。

「氚」元素是「氫」元素的一種,又被稱為三重「氫」元素。除了在宇宙射線與「氫」元素碰撞之後等情形發生時會自然生成外,「氚」元素在核電廠運作或核試爆等狀況下也會釋放產生。此外,「氚」元素在衰變時會放出被稱作是β粒子的放射線,經過12年至13年之後,就會衰退變成有半數不會放出放射線的「氦-3」元素。

 
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IF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