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由於周邊海水溫度上升,主要漁獲魚種漁況低迷與分布範圍北移,海岸磯燒等自然災害不斷擴大等而備受關注,海洋環境變化所引發之海洋酸化對漁業之影響則是下一個關注之焦點。雖然現階段日本國內還沒有直接受害之例子,即達不到漁業受害之程度。但是即使因海洋酸化而有受害之可能,已多次證實其不足大驚小怪,現實情況是未來不排除有阻礙貝類成長漁業災害的可能性。

日本有關海洋酸化對漁業影響之調查是以日本財團與日本里海開發研究會(位於日本岡山市,理事長為松田治)為首,結合漁業有關人士及國內外產官學研各界等20多個單位,進行「海洋酸性化及其調適計畫」,從2020年6月起進行實質調查研究。調查對象以易受海水酸化影響之貝類,並擇取真牡蠣養殖為計畫調查之標的。調查之水域先選擇在宮城縣志津川與岡山縣日生等二水域,於2021年6月又追加了易受河川水(淡水)影響的廣島縣廿日市水域。結果在三個調查水域都發現許多不同水準pH值之海水對浮游期牡蠣幼生有不利之影響,此為一般世界公認之事實,例如2005年美國西海岸俄勒岡州與華盛頓州發生養殖牡蠣幼生大量暴斃事件,調查結果是受到二氧化碳增加之影響,換句話說CO2增加導致海水酸化使然,這也是全球海洋酸化對漁業影響的濫觴。但一如前述,日本國內迄今為止並未發現任何一隻牡蠣幼生直接因海水酸化而產生型態異常或死亡之災害,也就是現階段之海水酸化尚未達到漁業受害程度。只是,事實上如果於日本沿海發生發生漁業受害狀況也不足為奇。日本里海開發研究會秘書長田中丈裕表示:「此一研究計畫開始前,在國外已有漁業受害之實例,日本不能放任不管。」緊接著,同樣有危機感的日本財團找到切入口,決定從漁業與海洋酸化的角度進行研究。據田中秘書長表示,易於酸性化的海域為(1)容易溶解CO2的南北兩極海域;(2)浮游生物死亡殘骸於分解之際所產生之CO2,因湧升流上升到表層附近而產生之酸性化湧升區(如美國俄勒岡州與華盛頓州之牡蠣暴斃);(3)有淡水注入致海水保持恆定pH值能力減弱之海域等3種海域;極地近海海域因為大氣中CO2之溶入而產生海水酸性化,但日本沿岸海域之酸性化則屬於第3類,因為淡水注入,帶來有機物分解之CO2使然。只要全球繼續過量排放CO2,沿岸域海水酸性化風險就會不斷提高。

雖然只是一個指標,但海水一般之pH值為8.1,這個數值是由弱酸性碳酸氫根離子與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所產生的碳酸根離子與中和這些離子的鈣離子間的平衡來維持。而長久於海洋中進化之海洋生物大多已適應pH8之海洋環境,一旦海洋環境之pH值產生極端的變化,有些生物就無法活存下去,上述調查團隊於調查期間pH值變化較大的是於日生水域曾於一定時間pH降到7.4。而水中鈣離子的飽和度亦是酸度影響之一,鈣是構成貝殼的碳酸鈣結晶體之一。pH值較低(酸性化)則CaCO3容易溶解是其特徵,即酸性化會阻礙貝殼浮游幼生之成長,而造成暴斃現象。雖然聽起來有點令人不可思議,但需要碳酸鈣的貝殼與珊瑚的確可能因海水酸化而面臨生存危機之情況。其實不只貝殼,連海膽類與蝦蟹類等預期也會受海水酸化之影響。而此次調查的三個地點均確認如美國西海岸對漁業有影響指標之pH值下降1.5的狀況。志津川pH值下降時間只有4小時左右,但日生與廿日市海域之pH下降時日則持續了半個月。但是原本就適應生息在易受淡水注日與雨水影響海域的日本真牡蠣,美國此一漁業受影響之pH指標是否適用於日本則有必要加以驗證。

要因應海洋酸化問題,根本上需要減少CO2的排放量。以聯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首,雖然有各種因應對策在推動中,但必需是世界規模的因應措施才可,現實上能做的往往是「調適對策」而已,最受注目的調適策略是所謂藍碳。田中秘書長表示:「一種方法是透過種植海藻與海草來吸收CO2,以增加海水之鹼度,並捕獲與分解從淡水注入的有機物。」他進一步表示:「即使要種植新的海藻,也只能種植該海域原本存在的海藻,因此只要復育與增殖當地之海藻就可,不一定要進行海藻養殖也有同樣效果。

從今年6月起,為了考察多重環境要因之影響,調查團隊新增加了岡山、北木島笠岡市水域與豐後水道等3海域的調查。以蒐集迄今為止之鹽分、葉綠素、溶氧、亞硝酸鹽、硅酸鹽等數據。調查才剛起步而已,長期變動的究明尚需假以時日,但為對即將到來的危機做好準備,團隊需要全力以赴。

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IF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