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審核通過核廢水排放計畫後,接下來將經過30天的公開徵求一般民眾意見,以決定該計畫未來命運。而專家重申須注意對太平洋將造成的放射性汙染,並要求日本政府停止對反對者進行施壓,用心傾聽國內外各方的關切。

綠色和平組織指出,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並未進行國際法所要求的全面環境影響評估。日本所進行的評估中,對於輻射防護亦有許多基本錯誤,忽視許多放射性核素將從核電廠排放的證據,並未提供規劃排放總共多少的放射性物質。

受汙染的水中含有銫137、鍶、氚等放射性物質,可能被海洋生物群吸收,並最終進入人體內。除損害DNA外,亦可能導致白血病及血癌的風險。

綠色和平組織進一步指出,要評估排放的後果,須完全知道每個水槽於二次處理後仍留有哪些同位素,且不僅僅只針對目前回報的9種同位素,而是諸如鈽等其他可能汙染物。此外,不同放射性核素於環境中會有不同變化,為評估其他可能汙染物如何表現,氚於海洋中快速分散與稀釋的模式不能一體適用。

再者,部分同位素更易混入海洋生物群或海底沉積物中。例如,相較於氚,魚類對碳14的生物濃縮因素高出5萬倍,鈷60於海床沉積的可能性則有30萬倍之高。而排放核廢水可能持續超過半個世紀,非日本政府所稱的30年。

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雖於2015年同意,將先取得福島漁會的同意後,始排放核廢水。但近來日本政府屢屢施壓反對者,綠色和平組織爰呼籲日本國內與國際社會挺身而出,阻止核廢水排放入海之計畫。

福島多數人民,包括農、漁、林界,仍強力反對該計畫,來自太平洋島國的國際反對聲浪亦未消停。太平洋島國論壇便曾於2021年嚴重關切核廢水排放計畫,並呼籲日本重新思考。

蘇格蘭史特靈大學的學者也表示,應有更多人瞭解排放核廢水將造成的後果,而日本政府應多和反對者對話,並真正傾聽對方的擔憂。

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IF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