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重要加工原料之一的秘魯美洲大赤魷今年漁期迄目前為止之漁況低迷,加上日圓貶值,因此在日本國內市場行情走高,魷魚加工業者擔心之聲浪不絕於耳。秘魯的美洲大赤魷去年漁獲有50萬公噸以上,近年來資源被認為是十分安定。日本過去3年每年也持續進口其耳鰭及其胴體約2-2.3萬公噸,用於作為醃製魷魚、烤魷魚及近年來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的水煮魷魚等原料魚;由於日本國產日本魷漁況持續低迷不振,美洲大赤魷已成為日本貴重的魷魚加工原料。

然而今年新年過後其漁獲持續陷入低迷狀態,一日本加工業者表示「今年1-4月的漁獲量只及去年同期之30%,5-6月幾乎完全沒有產品可提供(不到去年同期之30%),因此今年資源衰退之可能性很大」,至於漁況低迷的要因,主要是受到迄春季為止聖嬰現象所導致秘魯海域水溫上升之故。

受到漁況低迷之影響,秘魯的產地價格與日本國內之販售價格均上升,去年年末其耳鰭在日本之銷售價格每公斤270-280日圓,今年6月已漲到400日圓以上,胴體魚片也從去年年末之每公斤320-330日圓漲到450-550日圓,在日圓貶值推波助瀾下,前後飆漲五成上下。魚片的價格依其包裝與尺寸(大小)的不同而異,越便利使用的尺寸其價格也愈高。另外,由於秘魯當地包裝商有企圖透過自己高階加工原料之產品來維持工廠運轉,因此魚片的供給較少。

另外,目前秘魯的美洲大赤魷出口有中國、泰國、義大利、西班牙與日本等多個國家,日本的佔比較過去已有所下降。由於上述其他國家對美洲大型赤魷的交易洽詢很殷切,對佔比不高的日本市場行情預測很難。根據日本貿易統計,1-5月日本從秘魯進口之冷凍魷魚進口量比前一年同期減少44%,而平均單價則上升39%。

就日本國內主要之大魷魚加工廠表示,到去年為止大致能確保一定數量的美洲大赤魷之原料魚,但中小魷魚加工廠之庫存量則十分欠缺,容易受到漁獲低迷價格攀高之影響。對未來一年的貨源不足充滿焦慮,函館一家加工業者表示「有賴美洲大赤魷作為加工原料魷之廠商多,問題大了」,而三陸之加工業者也表示「雖然目前還有一些庫存量,但總有一天非進貨不行,但今年之漁獲產品價格太貴,令人困惑」。

根據日本氣象廳表示,南美洲的聖嬰現象已結束,今後轉為反聖嬰之可能性很高,因此加工業者期待隨著表水溫下降,漁況能有所好轉。貿易商有關人士亦表示「美洲大赤魷資源原本處於高水準,今年迄今為止漁況之所以低迷,是資源為避開高水溫之移動關係,過去也有前半年漁獲不佳,後半年海況丕變,變成漁況佳之先例」。

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IF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