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國漁會於今年2月17日公布2024年全國日本魷漁獲之彙整結果,生鮮與冷凍漁獲合計1萬6,542公噸,雖然比2023年成長6%,但追溯全國漁會自1984年有日本魷漁獲統計以來,仍然創下第二低漁獲量紀錄,即日本魷資源依然處於低迷水準。另外該統計也顯示由於漁獲魚體有小型化傾向,去年日本魷漁獲單價下滑9%,每公斤931日圓,雖說這是睽違4年後其單價比前一年低,但作為加工原料魚之大體型漁獲價格仍然比前一年高,即高單價市場行情走勢依然沒有改變。

各地生鮮漁獲方面,北海道比前一年低,而三陸、本州等濱日本海地區的生鮮漁獲量則增加,生鮮總漁獲量成長12%,達1萬5,447公噸。另一方面,中型魷釣船所捕獲之船凍日本魷,除北海道比前一年急遽減少92%外,主要捕獲船凍日本魷之三陸八戶漁港、本州濱日本海的山形、石川縣各漁港也都減產,致整體冷凍日本魷漁獲比上一年減產39%,跌到只有1,094公噸。這是由於受到日本魷漁況低迷傾向之影響,大多數的日本中型魷釣船於夏—秋漁期大多前往北太平洋公海進行第二航次紫魷(北太平洋赤魷)漁撈作業使然。平均漁獲單價方面,生鮮日本魷比前一年跌8%,每公斤為877日圓,而供給量大幅萎縮之冷凍漁獲,每公斤漁獲單價則較前一年漲6%,為每公斤1,692日圓。生鮮漁獲價格之所以下滑,主要是前半漁期,以100公克上下小體型漁獲為主之故。少數大型生鮮漁獲之魚價仍然高於去年,至於小體型漁獲方面,市場人士仍然認為其「價格過高」,即事實上,近年來日本魷漁獲的高魚價市場行情仍然在持續中。

10年前,即2014年日本全國日本魷之漁獲量近15萬公噸(生鮮與冷凍漁獲量合計),2015年後年漁獲量顯著銳降,迄2023年為止,連續3年刷新有紀錄以來低漁獲量,去年雖然較2023年漁獲量有所增加,但其漁獲量只及10年前之一成多,平均單價則為10年前之3.4倍,徹底翻覆了市場行情。

就去年捕獲之日本魷而言,據北海道一家加工業者表示「去年總漁獲量中作為加工原料魚充其量只有2,000-3,000公噸而已,相當過去一家加工廠一年的需求量,漁獲低迷漁獲量減少是一種趨勢,儘管是意料中之事,但對加工業者而言,情況確實很糟糕」,他進一步指出「以這樣高價市場行情,作為魷魚乾等固然不合算,作為生魚片也不划算」,加上一向作為國產魷魚替代品的秘魯美洲大赤魷,去年也遭遇的漁獲量欠佳,價格昂貴的問題,對日本魷魚加工業者造成更進一步打擊。據日本有關貿易商社之消息指出,秘魯去年漁期後段之漁況終於有所改善。美洲大赤魷魚片在日本國內的銷售價格每公斤仍然維持在700日圓左右的高價行情,比去年同期的價格高出一倍。由於日本國內及國外的魷魚庫存量均處於低水準狀態,因此對秘魯大赤魷的需求強勁,「即使漁獲量略有增加,國際市場價格也不會立即反應出來」。該貿易商進一步表示「我們擔心高魷魚價格,國內製造商被迫將原料魚成本轉嫁到產品價格上,導致魷魚產品需求下降」。

加工業者目前的共同心願是國產日本魷資源復甦、回復漁獲量,以軟化市場行情,然而日本之加工業者悲觀的認為「日本魷資源已遭到相當大的崩壞,目前並沒有任何復甦徵兆」,雖然去年日本於北太平洋公海之紫魷漁獲成長37%,約3,900公噸,但對所有魷魚加工業者之魷魚原料魚需求而言,僅是杯水車薪,目前原料魚仍然持續嚴重不足,擔心之情溢於言表。

許金漢,摘譯自日刊水產經濟新聞,19 February 2025

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IF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