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物飼育實驗證實ALPS處理水之氚不會在水產生物體內蓄積
自2022年9月東京電力控股公司開始在福島第一核電廠進行海洋生物飼育實驗已來,已經過大約一年半時間。最近已證實ALPS處理水中之氚不會在牙鮃、鮑魚與馬尾藻等生物體內累積的事實發布在YouTube網站上及社群平臺「X」上,以很容易理解之方式向普通消費者傳播,希望能消除福島縣水產品「傳聞有害」的說法。
選擇作為福島縣魚類產品品牌之牙鮃、貝類選取易於飼育之鮑魚及作為該發電廠指標生物馬尾藻等飼育生物。這些生物以經多核種去除設備處理水(ALPS處理水)之氚濃度調整為每公升約1,300貝克勒爾「放流標準之四十分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飲用水標準之七分之一的放流海水」,與一般海水分別飼育,並比較其體長,健康狀態與死亡率等。並蒐集飼育生物吸收與排放氚的有關數據。
截至今年2月為止,飼育之牙鮃與鮑魚身上沒有任何傷痕,顯示其健康狀態良好。實際上以顆粒狀餌料投餵牙鮃,其攝食狀況良好,但為了不像一般水產養殖般為了育肥而養,此一飼育實驗一週才投餵4次餌料,每次投餵量調整為每尾2公克。養殖水槽並透過電子面板之顯示幕上顯示水溫、溶氧量與鹽度等,以管控水槽內之水質環境。一有超過標準值,即可自動聯繫負責人並告知異常情形。
飼育生物(牙鮃、鮑魚、馬尾藻)體內體液的氚含量測定試驗均已完成。放入排放ALPS處理海水的牙鮃體液氚濃度在一天內就可達到觸頂,但從未超過1,300貝克勒爾,而且將其換成一般海水飼育時,其體內氚濃度一天內即下降為正常狀態。而鮑魚與馬尾藻也有同樣情形,並ALPS處理水之氚並不會在其體液中累積。至於魚體的肌肉或血液中有機氚的含量測試方面,則將於2025年春天公告結果,初步顯示以ALPS處理水蓄養後之累積濃度逐漸上升,約半年左右上升到200貝克勒爾之觸頂濃度,今年一月起開始進行其排出試驗(改用一般海水畜養),故尚未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