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各地魷魚漁獲預期均呈減少之趨勢
日本全國魷魚加工協會(理事長利波英樹)於今年10月20日以視訊方式召開研討會,與會之魷魚資源研究人員指出明年以後西南大西洋、西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魷魚產量有減少之可能。據日本漁業資訊服務中心(JAFIC)研究員酒井光夫針對南美近海捕獲阿根廷魷迄今為止漁獲數據資料的解析,每6-8年有一次漁獲高峰的週期循環進行了說明,並表示今年可能是漁獲觸頂的週期,因此明年後其漁獲有減少之可能。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的漁獲統計,阿根廷魷前一週期之漁獲觸頂是2015年,阿根廷與外國漁船漁獲合計100萬公噸,但2016年合計漁獲量大幅減少到15萬公噸,其後即邁入合計漁獲量之增加期,但據貿易有關之商社表示,阿根廷魷去年漁獲量復甦到50-60萬公噸,但明年之漁獲量可能又要逆轉為減少之相位。
接著酒井光夫談及主要捕獲於美國東岸近海的加拿大松魷,漁獲量自2017年起開始增加,日本也進口作為加工原料魚,酒井光夫表示今年該魷魚的美國許可漁獲量(TAC)有3萬8,000公噸,但迄今年10月上旬為止只有5,000公噸之而已,因此他認為去年為漁獲觸頂的週期,明年以後之漁況也令人不安。
其次日本中型魷釣漁船於北太平洋公海捕撈之紫魷(赤魷),酒井光夫利用北太平洋環流振盪(NPGO)指數分析為根據,發現2020年紫魷資源有望增加,事實上該年日本中型魷釣船之漁獲亦相當良好,但去年以來漁況已呈現資源減少之徵兆,因此「明年之漁獲仍然有減少之可能性,值得注意」。另外水產教研機構水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阿保純一也以流網進行北太平洋紫魷調查結果為根據,報告成為日本中型魷釣船夏漁期漁獲對象之「秋生群」於2021-2022年處於資源量低水準。另一方面,以「春生群」為主要漁獲對象之中國漁船,也有鑑於近年來春生群資源水準降低,故改為捕撈「秋生群」之漁船有增加現象。
接著研討會由水產教研機構開發調查中心研究員鈴木大智針對擴大紫魷之利用方面進行演講。紫魷作為家常菜或魷魚卷之料理應用方面與美洲大赤魷及阿根廷魷等產生競價問題,建議以生魚片為推廣目標。他也介紹了其對14家加工企業進行的意向調查中,有10家企業對作為生魚片使用給予正面的評價。他進一步表示,由於有些商社已經在研究紫魷作為日本壽司配料,因此作為廣泛生魚片使用之可能性大增。另外據說蒙古魷近年來之進口量顯著的減少,但其質地柔軟,類似紫魷,因此其若能推廣作為生魚片之食料,則其「進入市場之空間還有充分之餘地」。挑戰性的課題是如何穩定紫魷等之產量,他表示開發中心將全力致力於有助穩定產量之研究。